下面这个排队的故事是三年前和风夫人发布在网易社区的,名字叫《村姑,吾不及矣》,前几天偶尔看到,使我想起以前的事,所以写了第一个排队的故事。那么和风夫人排队的故事,将是第二个。
上午到亚运村邮局寄一份专递,忽然办理窗口外的人多起来,排了很长的队。就有人耐不住等候,邻边窗口的队列中一位中年妇女跑到我这边的队列前头,请前面的一位小姐让她,小姐不同意。我心里就在想:她怎么不在她自己的那一列队头插队,而要跑到这边来插队?大概是看到这边前头的几位都是女孩子,好说话罢。
没有得到同意,中年妇女却并不走开,依然站在窗口,想强行插队。这时候队列第二的一个姑娘开口了:“到后面排队去!大家都排队的!”
中年妇女不死心,解释说自己有急事,而第二却不等她说完,就驳回:“我们都有事的,谁没有事!”
当时我就在考虑,要不要让那妇女插队在我前面,因为她说她有急事。就心里犹豫了一下,我排在第三,倘若她找我说情,我就让她插队吧,反正也慢不了几分钟。……但忽然又意识到,不行,我后面还有人呢,我若让她插队,无疑就是侵犯了后面排队人的利益,那么……要是后面的人同意的话,就让她插队吧。
中年妇女刚想递上自己的快件,队列第一的小姐一声不响,用力地把她对开,营业员接受了第一小姐的业务。这时第二就严厉地说起来:“到后面排队去!你还在这里干什么!我们都是排队的!”
中年妇女还是不走,这时我觉得大家都有必要帮助第二说话了。但我还是说不出口,一个看起来似乎是来自社会底层的中年妇女,也许她真的是很着急?我去呵斥一个底层的妇女,就生怕有欺负之嫌。倘若她是同阶层的人,是一个白领,一个艺人,甚至一个官员,那么我当然可以义正词严地指责她。但让我去指责一个那样的邋遢妇女,总是生怕伤着了她,使她以为我在歧视她。……终于忍住了。
就想到我到底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!
其实插队是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,但我更多的时候,是因为个人的恻隐之心,而成全那些以各种理由插队的人。也许更多的时候我是被蒙蔽,但我总是常常以一种妇人之仁,怕人家真的很急。
那个中年妇女不得不从窗口走开了。第二就在我的眼皮底下,她比我的个子低,我可以看见她的头顶。刚才说话的时候,听出了她的很浓重的外地口音,很重的南方口音。这下看她的行头,似乎还不如那个插队的中年妇女。到了该第二办理的时候,听邮寄地址,某某乡某某村,从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姓氏来判断,那是她的老家。那么,她原来是一个村姑了。现在在北京做什么呢?做保姆?做小贩?——都是有可能的。看起来就是二十三四岁的样子,她的态度是那么坚决,口气是那么理直气壮。她维护她自己的利益,也维护了我们大家的利益。毫不犹豫。
我在想,不管这个女孩子在北京是做什么的,有一点我可以肯定,那就是,她不会让人欺负的。
关于和风的这篇文章,我记得我当时有回复,大意是:“秩序和规则这东西,即对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利,又同样束缚人性。当那个'第二'为了无关痛痒的事情而义正辞严的呵斥别人时,也不过出于一种阴暗的得意心理,因为她可能极少有如此绝妙的面对弱势人群的机会,一旦逮到机会便会变本加厉,并且为此感到畅快淋漓”
时至今天,也许我不会再如此严厉的指责那个"第二"了,我觉得我的指责也许是不道德的,因为我很可能在以人性本恶的原则去看待别人。当然,这并不代表我认同她的作法。诚然,规则的建立多数为的就是让大家获得更多的利益,但有时却只是平衡各方各面的利益而已,本身并不产生更高的效率,比如排队。所以如果别人因为急事要求“后来先得”,你总也不能就因此将她上纲上线,然后冷酷的用满是道德优越感的眼神盯着人家看吧?
说到底,一颗善良并懂得体谅和忍让的心,远远要比最完美的规则还要完美。也许你偶尔会为了上当受骗而愤怒难过,但是你要知道,欺骗的成本是很高的——不要把这话当作泛泛之词,它的成本真的很高——除非对方本就以欺骗安身立命。但如果真是这样,还有比这更悲惨的人生吗?
我刚才有提到排队本身并不产生更高的效率,也许你会非常难以认同,你会觉得那将是一团糟。不,我要说的是,乱中取胜,竞争上岗,也许是最有效率的事情了。嘿嘿,别当真。事实上,说到排队的本质,除了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大家都认同的方式来强制分配利益以外,另一种原因,只是因为人们需要秩序。别误解我的意思,我指是需要秩序本身,而并非单纯指秩序带来的利益。人类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。他们一边向往自由,一边却用最彻底最狂热的方式,诠释着奴性。这样说你也许觉得夸张,但或许你有看过《纳粹速成,只需五日》这篇文章,那你就绝不认为我在故作惊人之语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